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从历史轨迹看,雷达币的价格波动始终是骗局的一部分。2017 年至 2020 年间,其价格从 30 元飙升至 500 元左右,这种极端涨幅并非源于技术创新或市场需求,而是操盘手通过 “拉人头返利”“持币生息” 等传销模式吸引资金入场的结果 。早期参与者的 “盈利”,本质上是后来者注入的资金,形成典型的庞氏骗局闭环。2021 年监管政策收紧后,雷达币官网关闭、交易平台崩盘,价格瞬间归零,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这一结局印证了其价格的虚假性 。
从法律与监管层面,雷达币早已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2017 年央视就将其列入传销组织名单,2021 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非法金融活动 。在我国,雷达币的交易、持有均不受法律保护,相关平台已被依法取缔。即便在境外,其传销本质也被多国监管机构警惕,不存在合法流通的土壤。没有合规性支撑的 “资产”,所谓 “价格” 只是数字游戏,更不可能在 2025 年出现有意义的上涨。
从运作模式分析,雷达币的价格涨跌完全受控于操盘手。与比特币等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不同,雷达币的交易仅在自家平台进行,所有数据不公开透明,操盘手可随意修改价格、操控交易。当新资金流入时,他们抬高价格制造赚钱效应;当需要收割时,便砸盘套现,让投资者手中的 “代币” 沦为废纸。这种模式下,任何关于 “2025 年涨到 XX 元” 的预测,都是骗子吸引新韭菜的话术。
更关键的是,雷达币已丧失流通基础。自 2021 年崩盘后,其交易平台消失,持有雷达币的投资者无法进行合法交易,所谓 “价格” 连数字符号都不如。即便有残余的地下交易,也只是零星的诈骗行为,不存在形成市场价格的条件。2025 年若有人宣称雷达币价格将上涨,必然是新一轮骗局的开始,目的是诱骗投资者在虚假平台 “接盘”。
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决策和行动,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文化与背景,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